商报讯(实习记者 孙婧 摄影报道)10月15日一大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中心小学升旗仪式结束后,一场捐赠仪式让孩子们明白了:“哦!原来有新老师给我们上课,还有好多东西送给我们。”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海南分公司组织的责任照亮未来乡村支教公益项目就在这个海南腹地、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启动,支教团队带给中心小学孩子们一周的支教课程和50个大小纸箱的教学物资。支教老师们准备的课程是阅读、地理、音乐、舞蹈和体育,经历过新老师的第一次授课后,孩子们从好奇、观望转变为期待和兴奋。
支教 老师上课很受孩子们欢迎
地理课上,支教老师何丽君为孩子们讲解五大洲四大洋。从来没有学过地理的四年级学生对此充满好奇。台上老师指着黑板上贴的世界地图,每介绍到一个国家名字,孩子们都会伸长了脖子大声跟着念,声音里充满新鲜和好奇。为了让孩子们对地理的印象更深刻,何丽君把自己打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们,“这条河是亚马逊河,在非洲刚果。”“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啊?”“我知道!食蚁兽!”一个靠窗的小男生立刻抢答,“这位同学懂好多哦!”作为奖励,何丽君会把笔和小本本作为奖品发给他们。图文并茂的学习让相当一部分孩子都记住了大洲和国家的名字。
另一边,志愿者任洁给三年级孩子上音乐课,讲台边上摆着这次捐赠的雅马哈电子琴,任洁一边弹琴一边带孩子们唱《红星闪闪》。孩子们跟着老师学唱,歌声隔着一个走廊都可以听到,隔壁教室正常上课的孩子们羡慕得频频侧耳倾听。为了调动学生的热情,任洁说,“大家觉得让谁来带唱好呢?”“班长!班长!”孩子们立刻兴奋得坐不住了,嬉笑着把班长供出来。
舞蹈课是最活跃的,吴倩特地从网上下载简单易学的体操视频,在全校唯一多媒体教室播放。经过简单的热身,孩子们很快放开了,围着老师学动作,“他们学得很快,这个舞蹈会在支教结束的文艺汇演上表演。”当吴倩说有没有人想在文艺汇演上表演舞蹈,“老师我报名!”不论男生女生,都争先恐后地举着手跑到老师身边,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捐赠 50箱礼物让孩子们很高兴
志愿者之一陈思协助每个支教老师做课前准备,4个老师的课她都看过了,她说,“这里的学生都很有礼貌,而且对我们的课和老师很有兴趣,来之前我们还担心孩子们不好教,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我们希望给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支教领队、太平洋产险办公室主任何波说,除了新课程外,这批捐赠的50箱物资包括雅马哈电子琴1台、电脑12台、回力球鞋280双、蚊帐100顶、新华字典110本、书包33个、笔盒笔袋100个、各类作业本笔记本2200本、各种笔及其他学习用品等。
孩子们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信息、英语、音乐和体育。中心小学没有一台可以给学生使用的电脑,从2003年开信息课至今,孩子们就从未摸过电脑。这次支教队带来了12台电脑,“这是孩子们最急需的,有了电脑,信息课就完整了。”朴实的王校长说。
除了信息课,孩子们喜欢的课程还有体育课、音乐课这类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学校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全校只有四个篮球,操场上有小型跑道、四个篮球架和四个乒乓球桌,以及几个健身器材。体育课老师们会带低年级的孩子跑步、做操,高年级的孩子跳绳、打球,但是仅仅四个篮球完全不够孩子们用。这次支教团队捐赠了篮球、呼啦圈、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体育器材。知道以后上课每个人都会有篮球可以打,孩子们又是跳又是拍手,高兴得直嚷嚷。
志愿支教团队的到来让王校长很高兴,“以前我们也接到过捐赠,但是有人来我们小学支教是第一次,这些老师很年轻活泼,教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他们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新鲜的东西。”王校长说。中心小学的教师队伍老化,最年轻的信息课老师29岁,最老的50多岁。
四年级的班主任王老师在支教老师何丽君的地理课上旁听,认真地做着课堂评估笔记。对支教老师的表现,王老师评价很高,“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让他们记住所学的知识,这堂课就成功了,虽然志愿者们是第一次教课,但是他们的教学效果很好。”
希望 这所小学走出不少大学生
什运乡中心小学大门建在公路边,整个小学校园比公路路面低了一大截。迎面一栋崭新的二层教学楼,是今年5月才落成使用的,不过里面的桌椅陈旧斑驳。教学楼的左边是一溜平房,藏书11000册的图书馆就在这些平房里,还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右边是一栋学生宿舍和两栋教师宿舍,都只有两层高。
据了解,今年政府对小学特困生的伙食补助提高到100元每人每月,全校拿到补助名额的只有40人,“其实在这里读书的孩子每一个家里都很贫困,有点钱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到县里甚至更好的小学去就读。”志愿者领队、太平洋产险公司办公室主任何波告诉记者,他们决定捐助这所学校也是出于该校主要是黎苗族孩子且贫困情况十分普遍。因为山区地势不容易开垦耕田,什运乡的村民经济来源有限,家长在伙食上能提供给孩子的就是每周送来的5斤半米,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加餐,王校长决定把每月4000元的伙食补助均分到所有孩子的伙食中。
教学楼前的空地上,男孩子女孩子分群着玩,小男生打打闹闹,在教学楼前划地板玩,时常好奇地观察进来的这群陌生人,偶尔有镜头对准他们,小男生们笑嘻嘻地跑开,孩子们在这个地方充满了欢乐,他们那种纯然的快乐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简陋的小学充满了生机。
六年级的王丽群从四年级就开始自己上学,从村里坐车到路口走到学校来。妈妈是个大学毕业生,告诉她要好好学英语。她最喜欢的课就是英语课和音乐课。家里以割橡胶为主要收入,17岁的哥哥上到初一就不想读书了,现在在家帮母亲割胶。妈妈希望她长大当医生,但是她说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当什么。一名小朋友曾经跟村里的大人去过北京,她说,“那里的孩子吃的好好,他们的学校好漂亮,长大了我也要去北京上大学。”
据王校长介绍,这群孩子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80后,文化水平普遍在初中以上,所以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了许多,而且男女观念不是很重,女孩子照样读书。2005年以来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后,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在王校长24年的教师生涯中,至今从中心小学走出了不少大学生,今年就有11个孩子考上大学。